近一段時間,陸續(xù)有一些學習成績本來優(yōu)秀的孩子,因為面臨高考、中考、或者是期末考試的壓力,老師提醒當他們半年或者一年后又再次找到我時,卻會爽快地承認我當時說的確實有道理。出現了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,到我這里尋找?guī)椭?,看我能否幫助他們重新找到學習的動力。比較有趣的是,這些孩子中,還有一些人,是我以前曾經接待過的,但當時并不認同我的分析。當我問他們哪里有道理時,他們一般都會說,是我的“厭學的孩子往往都是要強的孩子,目標過高才導致提不起精神來學習”這樣的話,打動了他們,但他們卻不知從何做起。
對這樣的孩子,在引導他們如何找到學習動力之前,我往往會問他們:生活中有什么事,你們做起來會覺得有動力?
一般來講,這些孩子往往都有一個玩得不錯的愛好,比如籃球、足球、健美、或者網絡游戲,在同學中小有名氣。當我問他們怎么會玩得這么好時,他們往往都說是喜歡。但當我問他們是“從何時喜歡的,一開始就玩得這么好嗎”時,他們也會說其實自己也有過菜鳥的時候。當我又問他們做菜鳥的時候是怎么堅持下來的,他們就有點語焉不詳了。如果意猶未盡,有時我也會挑戰(zhàn)他們的“玩好了是因為喜歡”的說法,問他們相不相信我能在一個月之內就能讓他們從喜歡到不喜歡?他們常猶猶豫豫地不敢回答,不知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。
在這些治療策略中,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保護好求知欲,循序漸進,不能貪多貪快。家長和孩子們,最容易犯的錯誤,往往又是這一點。他們往往覺得,我們厭學的這些天,別的孩子已經學了不少東西了,所以一定要補上,要不還是被落下。因此,常常不小心又吃傷了。反復幾次,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嚴重受挫,就象胃落下病根一樣,調動起來的難度更大了。
再回到孩子們的愛好上,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明厭學的原因。
一般地,為了保證學習效果,年級越高,家長和老師們越會限制孩子們從事自己愛好的時間。但有趣又奇怪的是,家長們越限制,孩子的愛好反而越強烈,成績會越好?
有一個孩子(他特別的深思多慮)總結得特別精彩,他說,為什么自己能在愛好上持久,兩個原因:一個是能看到自己身上一點點兒的變化,自己有掌控感和勝任感;另一個是自己在愛好上投入了感情。我說,還有一個,是你在愛好上對自己沒有過多期待。他很認同。期待合理、動機明確、每前進一步都有反饋讓自己有掌控感,我認為,這是成功培養(yǎng)愛好的三個要點。如果對一個孩子的愛好也提出過高的要求,不需要多長時間,他也會開始討厭這個愛好的。成績好的學生的厭學,多半如此。
其實,說得更深一點。我們的所謂喜歡,所謂愛好,所謂專長,無不是在某個方面浸淫的時間比較久的結果。所謂浸淫,講究的就是慢而長,耐心。愛好如此,學習亦如此。學的時間長了,興趣也就慢慢來了。興趣有了,成績也就慢慢好了。成績好了,我們也就常常認為自己喜歡學習,或者是塊學習的料。因此,我常說,人是時間的函數。就象人吃多了飯,會長高長胖一樣。在這點上,蔡志忠先生所說的“人生是時間的微積分”,表述得更為精致傳神,我很是佩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