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目前中國有3億兒童,其中適齡兒童失學有300萬。有的因為父母進城打工,孩子無法在城市入學;有的因為家境貧寒,付不起學費;有的因為學校太遠,去不了學校;還有的因為家中弟妹需無人照顧,必須挑起生活的大梁。山溝里,有無數(shù)理由可以讓一個孩子離開課堂,而孩子們卻用行動、本能表達對教育的渴望。
無論什么樣的原因,300萬失學兒童的數(shù)字是讓人扎心的。這些孩子雖然對上學有著格外的向往,卻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上學的機會。這是我們的肉眼看得見的,可還有我們無法看見的那么多的厭學的孩子呢?這算什么?許多父母會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,還有許多貧困山區(qū)的孩子連溫飽都沒有解決,更別談上學了,諄諄教誨孩子要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。
同一片藍天下,有的孩子有學上,卻厭惡之極;有的孩子渴望上學,卻無法如愿。對于厭學的孩子,許多老師和父母絞盡腦汁,讓他們改邪歸正;對于失學兒童,國家有希望工程,也有民間各類人士捐資助學。這兩種反差極大的教育現(xiàn)象并存,令我心痛不已,有時候真的倍感無能為力。有那么好的條件上學,卻不知珍惜;求知若渴的失學孩子,卻無法走進學校的大門。
我們在對教育高談闊論的時候,是不是該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何讓在學的孩子能夠?qū)W得進去,領略到學習的特有的美;讓在學校大門之外的孩子能夠盡快走進課堂,滿足他們的渴望。
這需要國家的關注與擔當,舉全社會之力,讓適齡兒童一個都不能少,進入學校學習,并讓他們樂學、善學。當然,教師和父母最值得反思和反省,我們?yōu)楹⒆訕穼W與善學都做了些什么?能做什么?